close

幼稚園課程標準-健康領域這是我民國87年就讀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士後幼稚園學分班時整理的資料,找了一段時間後,竟然還能找到資料,有點高興。把它保留在網路中,和大家分享,以免因為家裡空間狹小而丟棄;不能和大家分享,也覺得可惜。經過教改後,現在已沒有幼稚園課程標準了,但是如果不把它當成死板的標準看,而是用來當作取材的參考,其實還是蠻實用的喔! 因為幼稚園課程標準內容太多了,所以分成幾個 領域上傳與大家分享喔! 課程領域健康一、目標(一) 滿足幼兒身心需要,促進幼兒身心均衡的發展。(二) 充實幼兒健康知能,培養幼兒健康習慣與態度。(三) 鍛練幼兒基本動作,發展幼兒運動興趣與能力。(四) 擴展幼兒生活經驗,增進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。(五) 實施幼兒安全教育,協助幼兒獲得自護的能力。二、範圍(一)健康的身體1.內容:(1) 健康的生活習慣:?飲食習慣­清潔習慣R睡眠習慣¯穿衣習慣°排泄習慣±收拾習慣2閱讀與坐、臥、立、行的習慣。(2) 健康檢查:?平時健康觀察­晨間檢查R定期檢查¯特殊檢查(3) 運動能力與興趣:?使用基本動作如行走、跑、跳等從事運動遊戲。­使用簡單的技巧如投、推、拉、滾動等從事運動遊戲。R使用簡單的運動器材如滑梯、鞦韆等從事運動遊戲。¯利用感覺、知覺等從事運動遊戲。°參與簡單的團體遊戲,如捉迷藏、模依遊戲、想像遊戲、解決問題的遊戲。±隨音樂做簡單的體操。2以友愛態度與他人遊戲,並遵守遊戲規則。3從遊戲中培養自動、忍耐、沈著、積極的精神,並養成清潔、衛生和安全的習慣與態度。(4) 疾病的預防:?願意接受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。­維護牙齒和視力的健康。R生病、受傷時肯接受醫生的診治。¯認識容易感染的疾病。°不用公共場所的毛巾,不與傳染病患者接觸。(5) 營養和衛生:?認識食物,並重視食物的營養和衛生,如食物的分類、食物中的七大營養素—蛋白質、醣類、脂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纖維素和水。­餐點的選擇與供應。R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態度。(ㄅ餐點前、後不做劇烈的運動。ㄆ學會飲食的禮節,並養成細嚼、慢嚥的習慣。ㄇ注意飲食前後的衛生習慣。ㄈ養成愛惜食物的習慣。ㄉ喜愛各種食物,養成不偏食、不挑食的習慣。)2.實施方法:(1) 教材編選:?配合幼兒的身心發展,順應其能力、興趣和需要。­選擇與生活經驗、生活環境、家庭背景有關的教材。R配合單元活動設計編選教材,必要時可與餐點的設計相互配合。¯配合時令、季節變化編選教材。°與其他各領域做統整性的設計與輔導。(2) 教學方法:?健康習慣的培養需要不斷的重覆與練習。­配合幼兒的生活或活動隨機輔導。R指導幼兒從遊戲中學習。¯指導幼兒透過直接經驗,如餐點、烹煮、品嚐、栽種、飼養、購買食品、觀察食物等,認識食物和營養。°注意餐點前後與用餐時的健康習慣和禮貌的培養;教師更應以身作則,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態度。±注意保持飲食環境的整潔與餐點時間的愉快氣氛;對於一時不易糾正的不良習慣,可利用娃娃角的角色扮演來慢慢輔導,無須立即強制糾正。2經常做個別或團體的輔導。3利用角色扮演、木偶戲或故事、表演等方式啟發幼兒活動的興趣,以及自動自發的態度。(3)實施要點:?教學時應多用積極導向的語言和鼓勵;務須避免威脅、恐嚇和打罵。­特別重視雙手的清潔和牙齒、視力的保健。R園內的一切設備應配合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。¯宜多安排戶外活動和遊戲。°晨間檢查除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以外,還應指導幼兒懂得正確使用手帕、衛生紙。±健康檢查要確實實施,每個學期至少舉行一至二次定期檢查。2聯絡衛生機關配合實施(如預防接種、寄生蟲檢查等);更應與家庭取得密切聯繫,共同實施。3對每一幼兒要能仔細觀察、記錄和比較,並將各項記錄送給家長參閱,同時登錄在幼兒學籍資料卡中,以為日後保育的參考。’輔導幼兒共同維護學校的環境整潔;並擴及維護家庭和社區的環境衛生。μ餐點的實施;(ㄅ餐點時間最好距前後正餐時間約兩小時,以上午十時,下午時半左右為宜,每次點心時間以十五至二十分鐘為原則,太快或太慢均應加以輔導與改進。ㄆ餐點的選擇除應重視食物的營養、新鮮和易於消化,還應以經濟性和多變化性為原則。ㄇ食物的調配除必須注意美味可口,更應強調食物、器皿和調配過程的清潔和衛生;餐點的分量亦要合宜。ㄈ可指導幼兒輪流擔任餐點的分配工作,以培養其分工合作的精神,並滿足幼兒愛好表現的需求。ㄉ幼兒如有偏食、拒食、或邊吃邊玩的習慣,應探求原因,並給予個別輔導,情況嚴重時須與家長聯絡,並請教醫師或心理專家,以維護幼兒的健康。ㄊ配合餐點活動,可隨機指導數量、形狀、自然、社會等常識,亦可指導幼兒練唱兒歌。) (二)健康的心理1. 內容(1) 心理需求—滿足幼兒下列各種心理需求:?安全感­好奇和冒險R被愛與同情¯自尊與自信°獨立和表現±成功和讚賞2公正和合理3其他(2) 社會行為與生活態度—培養下列良好的社會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態度:?互助合作­愛惜公物R守秩序¯尊重他人°自立和自尊±和善有禮2自信心3公德心’領導和服從μ其他2.實施方法:(1) 教材編選:?設計各種不同的活動,如個別遊戲、小組遊戲、團體遊戲,應符合心理健康目標。­選擇或設計各種學習活動,應配合幼兒身心健康、需要和興趣。R編選教材時宜注意幼兒情操的陶冶。¯宜在日常生活與各項學習湩動中隨時幫助幼兒健全的成長。°健康的心理應在各項課程中實施,不宜單獨施行。(2) 教學方法:?善用社會化教學法,以達成教學目標。­教學時應強調幼兒的學習過程和社會行為的表現。R輔導幼兒行為時,應多用選擇、轉移及限制行為不限制願望的方式來引導,以免產生不良情緒。¯透過各種活動,如參觀、觀察、郊遊、展覽、角色扮演等實施教學。°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,並給予適切的輔導和滿足。(3) 實施要點:?宜多設計各種團體活動與遊戲,鼓勵幼兒從實際參與中,獲得滿足的經驗,並學習社會行為。­對於良好的行為和表現,應多給予適當的讚美和鼓勵;對於不適宜的,則給予適切的誘導。R適時的尊重幼兒、關心幼兒,不要對幼兒要求過多,使其能適切的表現自己,建立自信。¯學習時多給予幼兒自由思考與表現的機會。°熱忱的接納每個幼兒。±教師須言行一致,以為幼兒良好的榜樣。2多提供良好的情緒環境,如美好的音樂、有趣的圖書和玩具等,並需引導幼兒適當的發洩情緒。3注意並滿足幼兒的好奇心。’當幼兒有困難時,應誠懇的給予協助。μ處理幼兒的問題時,要公正、合理。(三)健康的生活1. 內容(1) 安全的知識:?室內的安全教育­室外的安全教育R飲食的安全教育¯交通的安全教育°水、火、電的安全教育±藥品與危險物品的安全教育(2) 意外事件的預防和處理:?意外事件的預防方法­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法和態度(3) 靜息與健康:?靜息和睡眠對人體康的重要­休息的方法:ㄅ靜息或安靜。ㄆ靜臥。ㄇ睡眠。(4) 其他—良好衛生、安全習慣的培養,家庭和學校環境衛生與安全的維護。2.實施方法(1) 教材編選:?配合幼兒的身心發展、能力和需求編選教材,實施安全教育.。­宜選擇與生活經驗、生活環境有關的教材。R可利用偶發事件編選安全教育的教材。¯配合單元活動設計編選有關安全教育的教材。°靜息應隨活動的需要來實施,不必拘泥於形式,室內、室外均可。±動態的活動之後,應安排靜態的活動。2靜息曲應以節奏緩慢、旋律優美為主。3健康的生活應與其他課程的活動做統整性的設計與輔導。(2) 教學方法:?教師要正確的示範,並指導幼兒使用工具、玩具和運動器具的方法。­活動前與幼兒討論有關安全問題,活動後再與幼兒共同檢討。R多利用故事、圖片、幻燈片、影片、模型、實物以及參觀、報告、角色扮演等方式實施教學。¯透過體能遊戲、運動遊戲培養幼兒基本的動作能力,如平衡感、協調性、敏捷性等。°使用積極的教學與輔導,避免消極性的阻止。±多給予幼兒討論、發表的機會,以培養學習的興趣。2利用各種活動和機會及偶發事件等隨機教學。3利用音樂誘導幼兒靜息或入睡。(3)實施要點:?安全生活方面:ㄅ設置各種工具、器皿、玩具和室內外各項設備時,應注意其安全性,並經常檢查與維護。ㄆ隨時注意環境中的障礙物,危險地區或有害事物,以策幼兒安全。ㄇ指導幼兒能正確的使用工具、玩具、遊戲和運動器具,以及學校的各項設備,如廁所、洗手台等;使用前亦能檢查其安全性,若有不正確的舉動,教師要能隨時糾正的指導。ㄈ不可因防範意外傷害的增多,而限制幼兒的戶外遊戲。ㄉ隨時注意學校餐點和飲水的衛生與安全。ㄊ有關交通的安全,除教導一般交通規則和行走注意事項外,宜特別注意幼兒來園的接送以及娃娃車的安全。ㄋ設置衛生保健室,充實醫藥設備,並經常注意藥品之使用時效。ㄌ對於幼兒的人際關係,情緒的發展和變化,應多加注意與輔導。ㄍ應與家庭密切配合,共同實施各項安全教育。­靜息與健康方面:ㄅ實施時間:靜息在餐點或大量活動之後,每次約有三至五分鐘左右;靜臥則適於全日制幼兒,每日約有一至二小時的午睡。ㄆ實施地點:靜息可視活動需要,在教室內、外舉行;靜臥盡量需有寢室、寢具設備,並應注意衛生與安全。ㄇ利用靜息活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睡眠、清潔、整理等習慣。ㄈ靜臥時應有教師在旁照顧,全園亦應保持安靜。ㄉ對於不肯入睡的幼兒,只要不擾亂他人,不宜勉強,但是教師必須耐心的鼓勵與指導,使能逐漸養成靜息的習慣。ㄊ催醒時,不論用音樂或其他方式,均應漸漸的使幼兒清醒。ㄋ多予欣賞安靜優美的樂曲,運用音樂培養幼兒安靜的習慣。三、評量(一)幼兒方面:1. 表現良好的健康習慣,包括生活習慣、衛生習慣和安全習慣。2. 喜歡戶內、外的各種運動、遊戲和活動。3. 能適應環境,做一個活潑、自信、自立的好孩子。4. 能與他人和諧相處。5. 能表現互相合作、守秩序和尊重他人的行為。6. 能夠愛惜公物,具有公德心。7. 若有困難與問題,會禮貌的請教他人或請人協助。8. 樂意接受健康檢查與輔導。9. 樂意接受預防接種。10. 重視身體保健,注意個人的健康和安全。11. 主動維護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和衛生。12. 能正確的操作與使用運動、遊戲器材和各項設備。13. 表現簡易的預防疾病和意外事件的知識與處理的能力。14. 對於食物和營養能有基本的認識和觀念。(二)教師方面:1. 切實實施健康檢查,並加以記錄和輔導,若有任何缺陷與疾病,亦能協助矯正與治療。2. 能與衛生機關配合,實施預防接種。3. 布置理想、合宜的學習環境;注意運動與遊戲器材和園內設備的設計和選擇。4. 協助維護並改善園內設備與環境。5. 協助改善家庭環境衛生;推廣社區環境工作。6. 能夠協助幼兒獲得滿足的經驗與學習社會行為。7. 能鎮靜、迅速與妥善的處理幼兒意外事件。8. 重視幼兒的營養與健康,對餐點的選擇與調配能提出積極的建議。9. 無論健康習慣、態度和行為,均能以身作則,以為幼兒表率。10. 能配合幼兒身心發展,實施適切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。11. 經常與家庭聯繫,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家庭訪問,並能協助學校舉辦親職教育。12. 教學時能善於利用積極的鼓勵和讚美,務須禁止消極的打罵和恐嚇。13. 除隨時把握時機實施健康指導外,還能經常配合單元進行健康教學。14. 能多利用故事、圖片、影片、幻燈片或參觀、報告與角色扮演等方式來進行教學,以使教學生動而富變化。15. 能經常檢討與改進教學。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w0000665 的頭像
    zw0000665

    搬家公司

    zw00006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